有关京剧的问题,有谁知道?

2024-05-19 06:38

1. 有关京剧的问题,有谁知道?

关于京剧的知识有如下:
1、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戏剧。前两种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次销声匿迹,唯独中国戏剧世代相传,且日臻完美。而在三百多种华夏戏剧中,京剧是举世公认的最璀璨的明珠。
2、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艺术的夸张,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也称作“行当”。
3、旦角化妆:京剧中最美的妆容要数旦角,他们的化妆步骤包括上妆、吊眉、贴片子、梳大头、戴头面。

4、生行造型:生行的化妆步骤和旦角差不多,有特点的地方在于上妆这个步骤,要在演员两眉中心画上红色,象征人的生命力,叫做“顶膛红”。
5、脸谱:京剧中的每一个花脸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脸谱图案,而同一个人物的脸谱图案又会根据流派不同而有所区别,形成各个流派自己的风格。京剧脸谱多达上千种,俨然已是中国京剧的最佳代言符号。

有关京剧的问题,有谁知道?

2. 问个京剧历史问题

  楼主,事实上是从语言学范畴上讲,超过一半地域和人口的南方人说的方言其实是北方方言。
  京剧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徽汉合流,也就是进京的安徽的徽班和湖北的汉剧班子相互借鉴融合。安徽大部分地区和湖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是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相互间只有语调语音上有差异,语法词汇称呼上差别非常小。同样使用北方方言的北方人听京剧不存在特别大的的语言障碍。

3. 关于我国京剧的问题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出。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京剧历史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我国京剧的问题

4. 京剧的影响

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 中国派遣京剧团赴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其中梅兰芳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他的高超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

5. 京剧疑问

其实不是这样的,是我们随着改革开放,哈美、哈英、哈日、哈韩等,受到西方文化熏陶情况下,感觉国外的东西比较新奇,并且我们20世纪末得人或者是21世纪得人,都是在父母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流行歌曲、RPA和乡村蓝调什么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渐渐地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老一辈明星,比如说:邓丽君、凤飞飞、张国荣、梅艳芳、罗大佑、齐秦等,都是在港台首先接触到西方文化的,那时候流行的是长头发,并且烫成大波浪、皮衣皮裤,跳的很老土的舞蹈,你现在再看到他们这些是不是也觉得很老土呢?但是那时候是相当流行的哦。在这之前,中国的音乐大多还是以戏曲为主,地方戏曲只在地方,京剧可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哦。
京剧是集各个剧种精华,融合了中国各地的戏曲精髓而形成的,在清代被当做宫廷剧,并加以发扬,像西方的歌剧一样,京剧是中国不可磨灭的光辉一笔。
现在听京剧的越来越少是因为人们的欣赏观改变了,假如现在你在你的圈子里说你喜欢京剧,估计就会被当做另类吧,或者是老古董、老掉牙,认为那都是祖辈人听的东西,再或者是当做很新奇的东西,有时候我也是这样。
现在人们接受不了京剧是因为你没有发现他的魅力所在,你听听西皮流水段《坐宫》,感受下那种婉转的流畅,还有快板《锁五龙》,感受下那种紧张和紧凑,那种感觉真的是无法言喻的,我听了一次就无法自拔,从那时候我就开始迷恋京剧,虽然那时候我才15岁,我现在22,,90后,现在人们接受得了90后的奇异服装和发型,不会接受不了京剧的,京剧是金子,百分之百的金子,绝不是石头。
现在听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了,正如阁下说的,已经到了垂死边缘,但是现在很多歌曲都融入了京剧元素:《北京一夜》《折子戏》《新贵妃醉酒》《情怨》《说唱脸谱》等等,阁下可以试着听听这些歌曲,感受下。西方的歌剧出不了欧洲,但是中国的京剧已经在维也纳演出了很多次,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被称为中国opera,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京剧,国人怎么会接受不了呢?就像70年代时候,中国接受了西方文化一样。外国人不像中国人,喜新厌旧的,他们在接触外来事物时候不会放弃本土文化,但是现在国人针对中国传统东西已经了解的越来越少,所谓“毁灭一个民族,首先毁灭它的文化”京剧是中国宝贵文化,所以,决不能被灭绝。祝安。

京剧疑问

6. 有关京剧曲目的问题

听京剧顺序一般是先花脸,进阶听老生,最后是旦角,特别是男旦,中气小嗓高音都好!

花脸十净九裘,都很不错,铜锤花脸名段如二进宫、铡美案、探阴山、赤桑镇、盗御马、刺王僚、锁五龙、敬德装疯等都是名段。


老生的分流派看,前四大须生余言高马,后四大马谭杨奚,另有海外天子麒麟童周信芳先生独树一帜,关外唐韵升先生。
推荐名段《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文昭关 》一轮明月照窗前;《四郎探母》 坐宫;《甘露寺 》劝千岁杀字休要说出口;《上天台 》王离了龙书案好言奉敬;《武家坡》;《珠帘寨》;《三家店》;《追韩信》;《将相和》;《借东风》;《四进士》等等,可以度娘的。

旦角的当然推荐听当年的四大名旦的名段了,录音录像多得很。另外张君秋先生的唱段也很值得欣赏。梅派代表性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等;程派《锁麟囊》、《春闺梦》;张派《望江亭》、《玉堂春》、《状元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段,也是敲门砖,多听大有裨益。

另老旦的《钓金龟》、《四郎探母》、《对花枪》、《打龙袍》;小生的《小宴》、《罗成叫关》也应该熟悉的。

再深入研究就多多查找录音录像资料好了,此致同志

7. 什么是京剧

京剧顾名思义是北京一带的剧种。但是京剧的形成吸取了徽剧、昆曲、秦腔等多种剧种的曲调、表演形式融合而成的。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唱、念、做、打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艺术的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又十分严格。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同时也相应地减弱民间乡土气息,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其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什么是京剧

8. 京剧和戏剧是不是一回事

  不是的,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戏剧是中国戏曲和古代希腊戏剧的总称。中国戏曲有很多种,比如:京剧、黄梅戏、豫剧等。
  古代希腊戏剧
  世界戏剧艺术最早是出现在距今约2400年前的爱琴海边的古希腊。当时剧团内除了主要演员以外,还有一支合唱队,随时评论剧中发生的事情。有趣的是,伯利克里时期,为了鼓励人们去看戏,政府甚至会给观众发放“戏剧津贴”。这在弘扬和保护文化方面是很值得借鉴的。
  演员
  古代希腊戏剧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这些演员都是专业的,社会地位很高。在同一部戏中,一个演员可以扮演几个角色,一个角色也可由几个演员扮演。由于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之远,因此演员必须频繁更换服装和面具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演员们利用厚底的靴子以使自己显得高一些,有时还要带上颜色艳丽的手套以使观众能够辨认自己的手势。
  剧场
  最早的古规范希腊戏剧场十分简陋:在一片夯实的硬土地上修些台阶,再加一个木板,便是一个“剧场”。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一种新式剧场:它没有屋顶,呈半圆形,用石头建成,观众席呈阶梯状,且坡度较大。希腊人称其为”圆形剧场“

  中国戏曲
  戏曲(traditional opera,历史上也称戏剧)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中国汉族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净角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数计。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喜闻乐见。而在其中,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其它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
  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悲剧的审美价值:“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审美价值:“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正剧:将悲剧和喜剧“调解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较深刻的方式”。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