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

2024-05-19 05:18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

每年承担国家、省科研项目200余项,推广新成果、新技术100余项, 每年新鉴定科研成果30项左右,科技成果转化率80%以上,其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占40%以上 ,年创社会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在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科 技骨干力量,发挥了科技兴农主力军的作用。一是调整科研工作方向任务,加快了科研成果的步伐。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需要,把不断解决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首要任 务,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在搞好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可产业化的物化技术研 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同时,加大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对我省农业 结构调整、产业化升级以及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八五”以来,全院取得省部级科技 成果160多项,育成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新品种100多个,农业 高新技术成果40多项,相当一部分科学研究领域在山东乃至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我院育成的 新品种,2000年小麦占全省播种面积的40%、玉米占50%、花生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5%;两薯脱 毒技术已在全省推广普及,基因工程疫苗、转基因育种、动物克隆技术研究等都取得良好进 展,牛胚胎移植技术、无特定病原鸡研究与开发居国内领先水平。二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和省委、 省政府、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相继建设和正在建设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级 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检测中心;4个国家种质改良分中心。通过科技力量的重组,建立和 发展优势学科,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建设,使我院科研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新 的科技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为加快科技创新和承担国家、省重大课题项目,多出快出大成 果,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加强了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以“3450”科技示范工程为重点,狠抓了科技成果示范和推广。建成25个固定示范基地,示 范面积500多万亩,带动基地2000多万亩,推广面积6000万亩。以良种良法配套为重点,狠抓了栽培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四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始起步,建立了一批经济实体和科技企业,年创收能力达到1000万 元左右,弥补了部分事业费的不足,支持了科研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是按照“调整结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的原则,重点加大内部机制和制度建设,各项 改革取得了初成效。职工的改革意识明显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了科技事业的发展。本院作为全省最高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决心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发扬“团结、求实、创新、高效”的院训精神,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促进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一体化。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本院正朝着建成现代化的国内一流的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目标迈进。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自 2001 年以来,我所先后承担各级各类项目 58 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 863 ”、“粮食丰产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跨越计划”、“ 948 ”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级项目 20余项,累计合同总金额 4000 余万元。建所以来,先后获国家和省 ( 部 ) 级科技成果奖励 112 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 50 余个,其中 20 世纪 70 年代育成的“泰山 1 号”小麦累计推广面积达 3.5 亿亩,享有“泰山压顶”的美誉,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近年来育成的济麦 19 、济麦 20 、济麦 21 等小麦品种、齐黄 27 、 28 、 29 、 31 等大豆品种及济薯 15 、济薯 18 甘薯品种和鲁谷 10 、济谷 12 、济谷 13 等谷子品种均通过国家审定,济麦 20 、济麦 21 、济薯 18 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近年来小麦研究成绩显著,济南 16 号( 2000 )和济麦 19 号( 2003 )小麦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济南 17 号小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 )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济南 18 号小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 ),济麦 19 号 小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大豆、谷子、甘薯等 10 余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济南 16 、济南 17 、济麦 19 三个小麦品种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均超过了 4000 万亩,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150 多亿元。近 10 年来共发表论著 600 余篇,参加编写专著 10 余部,每年在 Field Crops Research 、 Photosynthetica 、 Euphytica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遗传学报等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 10 余篇,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同行间有较广泛的影响。近年来与美、英、德、法、澳、日、韩等十几个国家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 )、国际马铃薯中心( CIP )等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派出和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专家都在 5 人次以上,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提高了我省的农业科技水平。服务“三农”是作物研究所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全所每年分赴全省各地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的专家百余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 10 余万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逾万人次,多名专家被省电台、省电视台、山东科技报、山东科技信息报、农村大众等媒体和地方政府聘为科技专家。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在青州、潍北农场、曹县、郓城、莱州、广饶等地建立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在阳信建立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阳信分所。这些举措,对推动我院科技成果推广、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队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拥有12个处室、20个研究试验单位和18处有业务关系的分院,并设有1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职职工1820人,其中一线科研骨干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占60%以上。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74人、中级技术职务的421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68人,博士229人、硕士33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0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队伍

4. 山东农科院的研究成果

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学院共取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210项,有51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鲁棉1号)、二等奖3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2项。自1982年实行品种审(认)定以来,共有242个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审(认)定。目前,在山东省省种植面积过千万亩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果树五大类作物中,学院育成的品种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0%、40%、70%、60%、60%,均为第一位。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年创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5. 山东省22年农业厅项目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试行办法(修正)》 中规定引黄济青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引黄济青工程的保护、管理,实行责任制。引黄济青工程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工程管理负有重要责任,应积极支持工程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行使其职权,管好、用好所管理的工程及其设施。
引黄济青工程及设施,属于国家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工程沿线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工程及设施,都有权制止和检举、控告毁坏工程的行为。【摘要】
山东省22年农业厅项目【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试行办法(修正)》 中规定引黄济青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引黄济青工程的保护、管理,实行责任制。引黄济青工程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工程管理负有重要责任,应积极支持工程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行使其职权,管好、用好所管理的工程及其设施。
引黄济青工程及设施,属于国家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工程沿线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工程及设施,都有权制止和检举、控告毁坏工程的行为。【回答】
亲,如果答案对您有帮忙,您可以给我点个赞,赞,谢谢!【回答】

山东省22年农业厅项目

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科研队伍

作物所以培养高层次人才、知名专家和学科领军人物为重点,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人才、产业经营人才三支队伍,努力开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新局面。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3人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3人,18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具有硕士学位,15位专家被列入院首批百名学术专家,6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拥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试验站站长2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  赵振东研究员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刘建军研究员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宋健民研究员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邱若瑞研究员、王法宏研究员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吴建军研究员被评为“建国60年影响山东60位新鲁商”,李汝玉研究员、姚凤霞研究员被授予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  小麦品质育种团队荣获“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被评为“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济南)分中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十大农业产业品牌。首席专家赵振东研究员荣获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3年12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 山东省科学院的主要成果

山东省科学院坚持以科研为中心,适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共性技术研究。全院建有国家超算中心等1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省重点实验室等59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高性能计算、海洋监测装备、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转换、节能技术与大型干燥装备、光纤传感技术、信息安全、软件测评、云计算、生物传感技术、大型科学精密分析测试仪器设备及技术研究、科技发展政策研究等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建院以来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924项;获得科技成果1200余项,获奖成果520余项。现形成每年承担各类课题500余项,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及技术标准200余项的能力。

山东省科学院的主要成果